跳转至

电机与拖动

课程学习内容

<课程学习内容>

任课教师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分数构成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学习经验分享

一、课程内容

​电机与拖动这门课是我难得高绩点的一门课,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首先关于这门课的内容。电机的结构以及运行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建模和很多的图表,是一个和图像化十分相关的课程。我想这对偏向于数字推导的高手们来说可能会比较头痛,因为这门课的内容会要求我们在头脑中模拟出一个电机的结构,内部的核心结构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会有怎样的联系和影响。由于我是一个更倾向于图像化思考,这门课对我来说反而使十分有趣的,想象一个电机在脑子里运作,还挺奇妙的。

二、学习方法和技巧

​下面说一下在学习过程中我总结出来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方法和技巧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只是介绍我在学习中的方法。

​“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这句话我想大家都是从小听到大,听到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但是一直被反复的说要是证明它是一个比较通用且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也大致分着几阶段来说。

(一)课前预习

​课前的预习是我一直没有养成的一个好习惯。但是在学期初的几次课,因为事情还不是很多,我在课前简单翻了翻课本,看了看这节课要讲的内容。的确在课上能感觉到可以很快地跟上老师,而且知道老师下一个会讲什么内容。但很遗憾后面事情多了以后也就没能坚持,也明显感觉到上课时更加吃力了,虽然课程内度增加也的确是原因之一。

​课前也不只是预习这节课将要讲什么,把上节课的内容复习一遍也是很有效的,可以和新的内容做一个好的衔接。毕竟过去了好几天,看起来像是全新的知识也说不定。相比于课前预习,“课前复习”我倒是常干,毕竟都是上课前一天晚上赶作业来着。

(二)课上听讲

​课上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很高效的学习方法。但也的确,越难的课,越容易走神,难集中,因为听不懂,就撂笔不听了,想着等回去看书和ppt自学吧,反正那么多课也都考前两天自学出来了,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但我个人认为这门课上课跟着老师可以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的讲解会首先帮你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再告诉你为什么,再一步一步推导,得出最后的结论。虽然一般最后都是记最后这个结论和公式,但前面的过程其实是更重要的,理解了才能保证不会用错嘛。

(三)课后复习

​课后的复习我主要就是靠课后作业,在写作业之前先把这次讲的内容理一遍,该记忆的内容背一背,尽可能不翻书完成作业。

(四)考前复习

​最后说一说考前复习。考试复习我的方法主要是刷题,是个本办法,但对我来说确实有效果。刷的题主要来自于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题,这些题对于理解课本内容来说我觉得足够了,踏踏实实把它们搞定,考试应该还是很有把握了。具体地说,我会先过一遍理论内容,主要跟着课本来,ppt辅助,在这个过程中把例题刷一遍;接下来刷课后题,把错题还有原因标注出来;然后再把例题和课后题中的错题还有比较经典的提醒二刷;最后我会把记忆性的内容总结到一张纸上,考前时不时看一看,有助于记忆。当然有时间和精力,想三刷也不是不可以啦。

CC98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