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课程学习内容

<课程学习内容>

任课教师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分数构成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课程感想

计网最初给大家的体验可能类似于大二下的微机课程——内容多而杂,每节课一不留神100多页PPT就过掉了。实际上学习计网时,前面大半个学期我都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虽然上课时一直在听讲,但因为知识点太多太细,自己脑海中又没有知识体系,一下课完全理不清这节课讲了什么。

好在这门课程是开卷考,我们只需把重点放在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吴老师讲的知识点以及熟悉它们在课本及PPT中的位置这几个方面即可。

关于构建知识框架,第一章尤为重要——尤其是介绍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的部分。课程的后续章节将分别围绕这五个层次展开,所以若能通过第一章初步了解各个层次各自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将为我们后续学习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第一章PPT比较简单,但课本上写得十分详细,值得认真阅读。当然,想在课程之初就构建出清晰的框架其实很难,或许学完第一章你仍然不理解这五个层次有什么区别。对此也不必着急,你可以在学完每个层次后再反复看第一章,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逐渐了理解那些之前觉得抽象的描述,并且对整本书的结构也越来越清晰了。

吴老师讲课细致易懂,当你心中有了大致的框架,后续学习只需紧跟老师的节奏,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计网的PPT里小标题非常多,且很多小标题层次关系不太明显,如果完全依赖PPT学习有时会理不清前后逻辑。对此我强烈建议大家阅读课本的对应章节,书上连贯的文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捋清思路。

再说考试,需要准备打印版PPT和课本。PPT缩印后也有200多页,为了在考场上快速找到知识点,我根据PPT小标题制作了一份Excel表格(见左图),打印出来后边复习边将PPT和书本的对应页码标注在知识点旁边(见右图)——其中各协议可用荧光笔标出,这是考试必考且比较难找的一块内容。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复习和考试都颇有帮助,大家可以参考。

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完成这门课的学习!

图片5 图片6

CC98汇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