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现代控制理论

课程学习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是经典控制理论的延续。更关注于离散系统和多输入系统。可以先听一下现代控制理论串讲 - DR_CAN,对整体有一个了解

首先要理解状态空间模型,求传递函数

\[ \begin{aligned} \dot{x} &= Ax + Bu \\ y &= Cx + Du \end{aligned} \]

其中,A是系统矩阵,B是输入矩阵,C是输出矩阵,D是直接传递矩阵;u是输入,y是输出,x是状态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数据,所以需要将连续系统离散化,这里使用的工具是\(\mathscr{z}\)变换

Open Loop:其次要理解系统状态矩阵\(\mathbf{A}\)

  • 矩阵\(\mathbf{A}\)特征值的实部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与\(|\lambda I - A|\)判定方法是一样的

Close Loop

了解了稳定性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设计闭环特征矩阵\(\mathbf{A_{cl}} = \mathbf{A} - \mathbf{B}\mathbf{K}\) 来把极点配置到我们想要的位置: - 先列出期望系统的特征多项式,再列出\(\mathbf{A_{cl}}\)的特征多项式,系数对应,求解合适的K参数 - 可以使用LQR控制器来配置极点达到不同的目标效果

能控性和能观性

  • 能控性:是否可以从一个点控制到另一个点(不是路径控制),如果能控,就可以使用上边的方法任意配置极点。
  • 能观性:并不是所有的状态都可以被观测到,所以需要设计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的状态,即能否利用输入输出量把状态计算出来,就不用使用传感器了。
  • 可以根据observer观测的结果来设计控制器进而控制系统

这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还有:能控性的判断(\(Co\)矩阵),能观性的判断(\(Q\)矩阵),能控能观标准型的构建,能控、能观子空间的分解、分离原理等。这些方法的核心目的都是对系统的能观能控性质进行估计,进而进行控制器的设计。抄下来公式、知道怎么使用就可以了。

学习路径

任课教师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分数构成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课程笔记

22 级 PhilFan: https://pan.baidu.com/s/1YUCIKVOh5ZZdMgX8pZrZ4A?pwd=92t1

课程经验分享

<添加课程经验分享,格式如下:>

Markdown
=== "姓名 年级 专业"

    **课程内容简介**

    <!-- 在这里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难度、特点等 -->

    **学习方法与建议**

    <!-- 详细描述学习方法、复习策略、注意事项等 -->

    **考核内容**

    <!-- 描述考试形式、作业要求、实验内容、成绩构成等 -->

=== "姓名 年级 专业"

    **课程心得体会**

    <!-- 个人对课程的整体感受和体会 -->

    **学习方法与建议**

    <!-- 具体的学习建议和方法 -->

CC98汇总

历年卷

A4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