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
课程学习内容
<课程学习内容>
任课教师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授课方式(如是否双语、板书/PPT/其他)、授课水平、给分情况等>
分数构成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分数构成,可具体介绍各部分,如作业情况、实验内容及形式、考试范围及形式等>
课程笔记
- 23级 鲸鱼
- 23级 小黄鸭
- 22级 Firisy
- 22级 Firisy
课程经验分享
大学物理是一门难度较高且内容繁杂的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与高中物理相比,大学物理在公式推导及应用方面有着更广的延伸,它更注重概念的理解、模型的建立以及数学工具的运用。许多同学面对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思维,认识到大学物理的挑战性,并积极拥抱挑战。 (1)从“做题”到“理解”: 不要局限于刷题,要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从“记忆”到“推导”: 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其适用条件和物理意义。 (3)从“被动”到“主动”: 不要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要主动预习、复习,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以下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宝贵经验和实用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听课篇
很多同学在听课时看似每一步都紧跟老师的思路,实际上却陷入了“伪认真”的状态:他们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机械地记下老师的每一步解法,却从未真正主动思考过。这种学习方式看似认真,实则效率低下,容易导致知识“左耳进右耳出”,最终难以真正掌握。面对老师PPT上的例题,一定要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的那一刻,赶在老师开始讲之前,自己先理一遍思路,一般来说,PPT上的例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自己往往很难再短时间内想出解题办法,但重要的是这个思考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后再听老师讲解,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感觉;相比之下,未经思考直接接受老师的解法,你可能会觉得每一步都理所当然,但等到自己独立解题时,却往往无从下手。 这是因为你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解题步骤,却没有真正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记住,听课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下了多少笔记,而在于你思考了多少问题。只有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二、习题篇
1.作业与例题:夯实基础
课本上的习题和PPT中的例题并非随意设置,它们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代表性题目,难度梯度合理,能够有效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千万不要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仅仅当做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而应将其视为宝贵的学习资源,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深入思考其解题思路和涉及的物理原理,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关键。
2.课后习题:拓展提升
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建议将所有课后习题对照答案梳理一遍。对于大部分题目,无需完整书写解题过程,读题后思考解题思路,再与答案进行比对验证即可。这种方式既能高效覆盖知识点,又能确保掌握扎实。
3.历年真题:精准查漏
历年真题是备考的有力助手。建议先完整完成一套真题,根据答题情况找出知识薄弱点,随后回归课本习题进行针对性强化。接着,将历年真题中涉及相关知识点的题目集中练习,直至完全掌握。考前利用真题复习,能有效提升应试能力。
4.高效做题技巧:专题训练
分专题做题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方法。在集中练习同一类型题目时,能不断巩固所学内容。对于初次作答有困难的题目,做好标记,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三、各模块学习经验 大物II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有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下面我针对不同模块的内容分享我的学习经验。
1.电磁学
电磁学的章节占整个大物下考察范围的一大半,是需要重点理解与掌握的部分。电磁学部分重点包括静电场、稳恒电流、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等,主要考察的是电场、磁场、以及两者关系,涉及一些公式的推导。我认为只要把公式记牢,再搭配一定的题目便可以掌握。电磁学涉及的公式多而杂,电场与磁场各有一整套公式的推导,还有一系列的延伸公式,死记硬背是很困难的。在有精力的情况下推荐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多做题,多应用这些公式求解问题,提高熟练度,这样可以自然而然地记住复杂的公式。
2.光学
光学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学习光学时,要特别注意理解光程、相干长度、半角宽度、主极大、光栅分辨本领这些概念。此外,光学中的一些公式和定理也需要通过做题来熟练掌握。光学中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有些地方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如双折射现象,建议多看看书,B站up主推荐一个叫做小严是个老实人,这个up主讲的光学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3.量子物理
量子物理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抽象,我当时采取的策略就是看书,从定义出发细扣每个名词的定义。其中对于薛定谔方程的那块内容,不需要深入理解,公式也不需要背记。重点是理解量子态、波函数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氢原子及原子结构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玻尔模型、量子数、电子云等概念。学习时,要特别注意理解量子数对电子状态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光谱分析来确定原子结构。可以通过做题来巩固这些知识点,尤其是关于能级跃迁和光谱线的计算。
四、资源篇
学习过程中,我主要以课本、老师的 PPT 以及历年真题为资料,上面的题目完全够用了,我认为只要将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吃透,再借助历年真题查漏补缺,应对考试绰绰有余。
五、笔记篇
1.课堂笔记:抓住关键内容
课堂笔记不必追求详尽无遗,华丽精美,我的原则是自己能看懂就行。我习惯在课堂或观看网课时,将 PPT 中的重要部分截图保存,穿插在自己笔记中。
2.错题集:反复巩固易错内容
平时听课或者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将一些自己不太懂的题目或是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的题目抄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在考前反复写反复练。
3.考前复习:归纳重要公式
考前,建议翻一遍书,把重要公式归纳在一张A4纸上,反复背诵,确保考试时不会遗忘。
关于笔记,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最好自己动手写一遍,网络上可供借鉴的笔记数不胜数,但仅仅依赖看他人的笔记是收效甚微的,只有自己动手记一遍,知识才能真正入脑,不论是根据课本整理,还是对照着别人的笔记抄写,都比光看不写要好,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小测以及期中期末考前都会抄写一遍重要公式,浏览一遍写过的作业习题和错题集,一个学期下来,那些重要公式能抄个三四遍。
六、平时成绩篇
众所周知,大学物理的平时分竞争非常激烈,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在期末总成绩中占据重要比例。许多同学即使期末考得不错,却因平时分偏低而影响了最终成绩。平时成绩通常分布在28-40分之间,因此,平时的四次小测一定要高度重视。阶段性测验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更是督促我们及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除了小测,秋冬学期还会举办大学生物理竞赛。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同学,平时分可分别加6、4、3分,其他参与者根据成绩也能获得0~2分的加分。我在竞赛前一天晚上集中复习了大物中的重要公式和部分习题,最终拿到了二等奖。如果你有提升平时分的需求,强烈建议报名参加这项竞赛,既能巩固知识,又能争取加分,一举两得。
七、总结
大学物理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以及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切不可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通过自主学习、大量练习、精准查漏补缺,合理借助参考资料与优质网课,我们的学习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重视平时成绩与期中考试,能极大减轻期末备考压力。
八、额外建议: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时间
大学物理难度较高,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避免积累过多疑问。建议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每天坚持学习一定时间,避免考前突击。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掌握课程内容。
希望这些经验和建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大学物理的挑战,祝大家学习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CC98汇总(可选)
<可选:如果有相关的CC98论坛讨论帖,可以在这里添加链接>
* [相关CC98帖子标题](CC98链接地址)